北京市延慶縣水泉溝冶鐵遺址的主動性發掘工作基本完成。經認定,該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的煉鐵爐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遼代冶鐵遺址。
此次共發掘冶鐵遺址150平方米,清理煉鐵爐4座,出土冶煉原料、燃料、耐火材料及大量爐渣等遺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陳建立介紹說:“對遺址年代的測定主要依據碳14測年法,經過年輪校正,并結合古代政治區域情況,出土樣品年代落在遼代——公元980年前后。”
記者24日在發掘現場看到,這處冶鐵遺址位于一個半月形黃土臺地西南側邊緣處,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呈緩坡狀。臺地東部被懷九河環繞。臺地上并排著4座煉鐵爐,其中的3號爐體積最大,爐壁雖因年代久遠而脫落殘損,但是爐內結構依然完好,鼓風口清晰可見。
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主任劉乃濤介紹,水泉溝遺址是目前中國發現的遼代煉鐵遺址中保存煉鐵爐最多、且爐體保存相對完好的一處冶鐵場所。他說:“本次發掘所揭示的爐型結構,為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冶鐵高爐的爐型結構演變,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此次遺址發掘中,在擾土層中還發現了大量遼代瓷片、陶片、瓦片;在煉鐵爐內發現少量已煉出的生鐵塊,爐內填土層中發現有鐵礦石、紅燒土、木炭和煉渣等遺物。
據介紹,水泉溝冶鐵遺址于2005年由當地村民建房時最先發現,并報告給延慶縣文化管理委員會,隨后北京科技大學和北京大學等單位對遺址開展了數年的田野調查和實驗室分析。2011年10月28日,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聯合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對該遺址正式開展田野考古發掘工作。